top of page

野生動物學會

Dec 26, 2024

蛇眼大小與棲地利用及晝夜活動模式的相關性 (2022)

黃晨瑋、廖鎮磐、周均珈、林展蔚、黃文山


眼睛大小會影響視覺的清晰度和靈敏性,亦是脊椎動物對環境適應的成果。蛇類的棲息環境型態多樣,包括穴居型、地棲型、樹棲型和水棲型,並展現了多種行為及生理上的特徵,例如活動時間、捕食模式及獵物探測方式等。在本研究中,我們針對臺灣六科31種蛇類的相對眼睛大小(即:眼徑與頭寬的比值)進行比較,並分析其與生態(棲息環境)、行為(日夜活動模式與覓食策略)及生理特徵(是否具有感溫器官)之間的關聯性。結果發現地棲型或日行性蛇類通常具有相對較大的眼睛,顯示蛇類的眼睛大小對棲地類型及日活動模式具有適應性演化;但未發現覓食策略或感溫器官存在與否與蛇的眼睛大小的相關性。本研究不僅揭示了蛇類視覺系統在適應多樣化的行為和環境中的重要意義,也揭示了多重演化屬性(如行為、生態、生理及系統發育)在最佳視覺表現演化過程中的交互作用。

歡迎聯絡:黃文山 (wshuang.380@gmail.com)

bottom of page